1. 前置任务:收集分析产品数据,明确产品优化目标
全面收集、分析产品数据是产品上线后的重要工作,也是对产品进行优化的前提条件。产品数据会为产品的优化方向、优化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。通过数据分析,我们可以确定产品目前的优势和劣势,可量化数据会让产品优化流程变得更加科学、可靠。
产品相关的数据主要可以分为用户数据、行为数据、产品数据。用户数据指标主要关注日新增用户、用户活跃度、用户留存率,三个指标分别反映产品的宣传情况、用户的使用情况、用户粘性。三个指标也不应被孤立看待,而是需要结合产品引流、新功能上线、内部任务等活动综合分析。行为数据指标关注用户在产品中的行为,例如PV(Page-View)、UV(Unique-Visitor)、转化率、转发率、k因子等等。行为数据指标为优化产品功能提供了方向,可以较好地反映用户对产品功能的满意度,体现用户行为。分析行为数据指标时不能忽略产品策略,短期产品策略往往对产品数据带来显著影响(例如京东闪送的大额优惠券)。产品(商品)数据指标主要针对产品中商品的数据,例如成交金额、成交数量、用户访问时长、付费率、复购率等。该数据影响产品内部功能排列组合方式,为推流方式带来启发。
通过这些数据,即用户“无声的反馈”,我们可以确定此次产品优化的具体目标。数据定义了目标,目标确定了数据,二者辩证统一。目标是产品优化的终点,也是方向。遵循目标导向,可以避免优化方向的偏移和优化细节的缺失。
2. 基础任务:选择优化方向
优化方向往往多种多样,但大体可分为两类,即对已有功能的修改,和对未有功能的新增。这两类优化都需要小心谨慎,随意地修改已有功能可能改变用户已有的惯性行为,提高使用成本;随意地新增功能可能让用户变得眼花缭乱,无法满足核心需求。好的优化必须强化产品解决的核心用户问题。
优化方向可以来自内部,也可以来自外部。来自外部的很好理解,常采用的方法是竞品调研,以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为例。QQ音乐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海量版权,网易云音乐初期的竞争力则来自用户粘性。通过强大的音乐评论区功能,网易云音乐让用户分享自己的故事,强化“人类需要共鸣”这一基本准则,让用户对该产品产生依赖,将网易云音乐从工具转向平台。用产品讲故事,实在是老生常谈的套路。当然网易云音乐界面设计简约也是其重要优势之一,但在这里不做赘述。QQ音乐通过竞品分析也在努力做好评论区功能,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产品。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产品迭代路径,它基于已验证的用户需求和成功的市场实践。这就是典型的外部优化方向。
来自内部的方向就没有这么简单。还是以这两种音乐播放器APP为例,QQ音乐开辟出了另一条路,即在线K歌。腾讯强大的生态为其带来了这一优化方向,这一方向自然来自2015年爆火的全民K歌。现在看来,这次优化实在没有技术含量,也收效甚微。对于技术人员来说,仅仅是将全民K歌的部分功能再搬来QQ音乐就可以。对于用户来说,全民K歌已经十分成熟,如果我想线上唱K,为什么要来QQ音乐呢?实在是没有必要。更何况QQ音乐的核心功能即为音乐播放。现在看来,K歌功能在QQ音乐中已经“查无此人”了。这是一次“拍脑袋式”的优化,使得QQ音乐本就繁杂的界面更加繁杂,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。当然,站在当时腾讯推行“生态协同”的战略背景下,产品线被要求互通是可以理解的。而且,K歌功能为后续的“扑通社区”积累了技术储备。有时候“失败”的尝试会变成未来成功创新的基础设施。
这类内部优化需要自身强大的生态环境,那对于大多数产品来说应该如何内部优化?当然有一种更加普适的方法,那就是让数据“说话”。例如为什么用户的停留时间太少,刚进入页面就跳出了?可能是因为产品本身有跳转问题,导致了异常跳转,也可能是因为该页面不够吸引用户,或是没有满足用户的需求。又例如为什么用户活跃度太低?是因为各类渠道的推流策略有问题,还是因为产品本身不具吸引力?这都是优化的方向。确定了优化方向,我们就可以制定优化计划了。
3. 核心任务:把握核心需求,评估优化计划
核心需求是产品的“心脏”,评估工作为产品优化流程制定“生命线”。
产品的核心需求是用户对该产品的核心诉求,也是产品的生命。我曾读过《简约至上》这本书,Giles说追求简单易用是人类的本性,但是简单不意味着欠缺,也不代表不注重装饰。合理的装饰是必要的,当今社会人们倾向于华美之物。因此一个产品可以设计的华美绝伦,但是一定要实现核心功能性需求,不然华美之物就会变成无用的废品。核心需求面向产品的主要用户,通俗来说就是用户希望通过你的产品实现什么。不论是首次设计还是优化,都需要将核心功能需求放到最高优先级。
一款好的产品就像一盆艳丽的花,要经历不同的周期。花从种子来,产品从设计来。产品往往要经历设计、开发、投产、稳定、优化、衰退等阶段。没有经久不息的产品。产品优化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处处存在,优化可能为产品带来新生命,也可能彻底摧毁产品。因此,我们需要做好优化计划的评估,牢牢把握核心功能需求,不要为了优化而优化。换句话说,不要让优化新增、修改的功能影响核心功能。
因此,优化计划的评估需要首先明确优化目标,确定优化任务,规划此次优化的全生命周期。
4. 重点任务:具体实现优化
现在,我们可以开始着手优化产品了,在优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准则,才能确保此次优化是正确的、对产品有益的。优化可能包括多种,可以针对业务流程、交互设计、信息展示、商业指标进行优化。产品优化的最终结果,是增强用户体验,可以参照这个用户体验模型进行思考。
对于业务流程的优化,主要在战略层和范围层进行。可以重点关注用户行为、用户路径,在保证核心需求满足的情况下,实现易用性。例如当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中,涉及到多页面多功能的跳转,我们可以思考对这些页面进行重新布局,以提高产品易用性,优化用户路径。
对于交互设计的优化,往往需要关注用户体验,这发生在结构层和框架层。网站地图是否需要优化?导航栏设计是否遵循米勒定律?界面的布局是否突出重点?总的来说,易用性是我们追求的目标。
信息体验的优化只在表现层出现。如何将产品信息重点突出以及如何优化视觉设计,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商业指标优化时需要对用户留存率、转发率等指标进行考虑,通过优化影响这些指标的产品功能、交互设计来达到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