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翦这个人物的性格,或许可以从他的战术看出一点端倪。
战国名将们大都有一些经典的战法,王翦是唯一的例外,他的战术风格就是,没有战术。
王翦的代表作是灭国大战中的灭赵、灭燕、灭楚三战。灭赵之战,玩了个反间计,李牧遇害,然后直接灭赵了;灭燕,一场易水之战,不知道怎么打的,反正是赢了;灭楚,一开始坚守不出,光是搞后勤,项燕最后扛不住撤退了,趁机杀出,很快就灭掉了整个楚国。乍看上去,王翦的用兵完全没有计谋策略可言。好多人因此说,王翦其实没什么将才,就是靠着兵力多多,换任何人统领秦始皇时期的秦军,都能成功灭六国。
可是别忘了,《秦始皇本纪》里出现的,王翦第一次领兵的记录,是这样的:
“王翦攻阏与、橑杨,皆并为一军。翦将十八日,军归斗食以下,什推二人从军。”
这一手与信陵君窃符救赵时,“父子俱在军中,父归;兄弟俱在军中,兄归;独子无兄弟,归养”的策略是一样的。
王翦不是不会运用战术,他只是不需要。他麾下的秦军,战斗力足够强;依托的秦国国力也足够雄厚,这让他有足够的底气,选择成本最低、消耗最小的方式达成胜利。《孙子兵法》说过,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。”意思是说,能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在具备了必胜的条件之后才交战,王翦恰恰处于这种状态,他在作战之前,先要确定自己能获得胜利;一旦决定开打,就是水到渠成的胜利。
从这种战法来看,王翦的性格应该是缜密稳健、大局观极强,“求田问舍”的故事也足以说明,他不仅仅精于战场,同样有着高深的政治智慧。